山西省柳林縣,這座因煤而興的資源大縣,近年來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書寫著資源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柳林縣,國土面積80%以上富含煤炭,是山西乃至全國的重要煤炭生產基地。然而,面對資源枯竭和環境污染的雙重壓力,柳林縣將目光投向了綠色轉型,力求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創新驅動,科技賦能,是柳林縣綠色轉型的關鍵。在煤炭產業領域,柳林縣積極推廣“110工法”等新技術,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煤炭開采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加強安全生產。目前,全縣已建成多處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先進產能占比不斷提升,煤炭生產面貌煥然一新。
智能化是柳林煤炭產業轉型的另一大亮點。在山西柳林寨崖底煤業有限公司的調度中心,十多塊液晶顯示屏實時顯示著井下巷道、瓦斯泵站、水倉管網等不同點位的影像,工作人員依據數據進行精準操作,生產環節井然有序。通過“5G+智慧開采”技術,礦井實現了無人化、自動化、可視化運行,工效提升約20%。當前,科技的力量正逐步改變這座煤城的面貌。
然而,柳林的轉型之路并未止步于煤炭產業。依托豐富的鋁土礦資源,柳林縣正大力延伸鋁循環產業鏈,打造鋁循環工業樣板。在鋁循環工業園區,占地6000畝的規劃區內,重要的基礎建設已完成,中信戴卡公司鋁合金裝備制造項目即將落地,全省“煤電鋁材”一體化發展示范基地初具規模。此外,煤成氣、建材新材料、固廢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也在蓬勃發展,為柳林縣的產業轉型注入新的活力。
在農業領域,柳林縣作為遠近聞名的“棗鄉”,依托豐富的紅棗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動紅棗產業向深加工、品牌化方向發展。同時,依托當地特色資源,柳林縣大力發展棗芽茶、食用菌、棗木菌棒等產業,這些產品正逐漸成為老百姓新的“搖錢樹”。此外,電商示范園的興起也為農產品銷售開辟了新的渠道,帶動就業上千人,農產品銷售額實現大幅增長。
在環境治理方面,柳林縣大力推進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空氣質量和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通過實施清潔供暖、工業污染治理、污染源監管等一系列措施,柳林縣有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守護了藍天白云和綠水青山。
據了解,為了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綠色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柳林縣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勵機制,通過設立綠色發展基金、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企業加大環保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柳林縣的轉型之路,是資源型城市探索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接下來,該縣將進一步推動煤炭產業智能化改造和多元化發展,同時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現代產業體系,盡快實現從煤炭大縣向綠色轉型先鋒的轉變。(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小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