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六五環境日到來之際,為將“無廢城市”建設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相結合,助推孩子們從小學習“無廢”知識文化,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理念,近日,南寧建寧水務集團下屬子公司南寧建寧康恒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南寧市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舉辦以“低碳環保慶‘六一’童心共繪民族情”為主題的南寧市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暨2024年六五環境日公眾開放活動。活動吸引50組家庭參與,約百人來到現場零距離了解生活垃圾如何在生活垃圾清潔焚燒發電廠經歷“變形計”。
觀摩生活垃圾如何發電
當天上午,南寧市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幾乎聞不到臭味,參與活動的一名家長表示,與印象中臭氣熏天的垃圾處理廠完全不同,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風景優美、鳥語花香,來到這感覺就像在公園里散步。
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大家見證了垃圾收集、轉運、處理、再利用的全過程,探索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循環再生的奧秘。在這場特殊的環保科普“奇妙之旅”中,孩子和家長們進入參觀通道了解卸料平臺、生活垃圾清潔焚燒發電廠發電工藝流程、焚燒爐系統等。在觀火平臺,大家近距離觀看垃圾在爐內實時燃燒情況,還登上垃圾吊操作平臺,觀察巨大的垃圾吊抓取垃圾入爐焚燒的過程。
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在參觀過程、科普課堂和趣味科普實驗秀中,孩子們積極回答問題,學習熱情高漲。
“這里的生活垃圾清潔焚燒發電廠每天要‘吃’下將近2600噸生活垃圾,‘吐’出近130萬千瓦時電……”本次活動還為每個家庭提供了一張環保好點子征集卡,孩子們將自己的環保想法寫在卡片上,為南寧市垃圾分類集思廣益。
垃圾滲濾液還能養魚?在參觀中,孩子們對垃圾滲濾液經過處理能養魚、能澆花等作用很是驚訝。同時也對處理步驟產生了濃厚興趣。趣味科普實驗秀環節,孩子們在專業科普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了垃圾滲濾液廢水變成潔凈水質的過程,紛紛感嘆“垃圾焚燒之旅”真神奇!
手工小課堂上,孩子們用造紙術讓廢舊紙張“重獲新生”,并在親手制作的紙張上以“民族團結”等主題作畫,讓環保理念和民族團結意識緊緊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孩子和家長們還以“清廉”為主題,通過用生活中不起眼的紐扣設計成蓮花、竹子等具有清廉意向創意貼畫,詮釋對清廉家風的認知和感悟,讓孩子們在變廢為寶的樂趣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清廉家風的洗禮,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導家長傳播清廉理念、傳承良好家風,建設清廉家庭。
分享宣傳環保知識
據了解,南寧市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是一個新型的、現代化的環保項目,是國內首個以“一園一企,多元協同”方式進行固廢處置的“1+N”循環經濟產業園,目前已建成投運生活垃圾清潔焚燒發電廠、有機垃圾處理廠、污泥處置廠、醫廢處置廠4個項目。園區每天可為南寧市處理生活垃圾2600噸、廚余垃圾600噸、市政污泥500噸、醫療廢物30噸,為實現南寧市固廢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目標提供有力保障,為南寧市打造“無廢城市”做出貢獻。
活動中,就讀小學二年級的雷梓豪觀摩了產業園處理垃圾的流程,他說:“我看到生活垃圾進入園區的清潔焚燒發電廠,覺得很震撼,也了解了垃圾處理之后如何變成電。”他表示,會將此次活動的所見所聞向朋友分享,向身邊人宣傳環保理念。
家長劉女士表示,本次活動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讓這個“六一”國際兒童節過得更有意義。同時,在活動中,主辦方還融入六五環境日、民族團結、廉潔家風等內容,讓家長和孩子們收獲滿滿。
南寧市雙定循環經濟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園區將繼續整合資源,開展有特色的系列公眾開放活動,敞開大門為市民群眾提供參觀體驗機會,引領更多人自覺加入生活垃圾分類中,共同打造美好的城市環境,為南寧創造綠色發展空間,為構建宜居康壽美麗家園貢獻“建康”力量。
南寧晚報記者蘇昭宇/文黃敬敏/圖通訊員唐子瓊羅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