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安徽肥東縣長臨河鎮羅洪社區的稻田旁,羅洪社區村民侯小寶一邊查看收割下來的水稻品質,一邊對來幫他報停抽水泵臨時用電的肥東縣供電公司員工說:“今年水稻長勢特別好,每畝產量預計能到1100斤。”
如今的羅洪社區依托水稻種植、開辦農家樂,從曾經受災頻繁的蓄洪區蛻變成了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新農村。“這些年來的變化,離不開可靠電力的支撐。”羅洪社區居委會主任王立功說。
供電可靠水稻澆地不愁
2020年7月,長臨河地區遭受嚴重內澇,農作物大面積減產,村民紛紛將土地撂荒。侯小寶看準時機,主動承包了當地政府流轉的640畝土地,帶領村民們一起種植水稻。
為提高生產效率,侯小寶平整了水澆田,又籌資購買了許多大型耕種機械、抽水設備。“過去種水稻是看天吃飯,遇到干旱天氣就可能減產。好在這里緊鄰巢湖,只要供電有保障,灌溉打水根本不用擔心。”侯小寶說,水稻種植對灌溉用水量要求高,供水充足,糧食產量就有保證。
今年5月份,田里的秧苗剛種下,侯小寶發現取水點距離電源太遠,需要敷設幾百米電線才能接上電。于是,他打電話向供區客戶經理王書貴求助。
第二天一早,王書貴和同事趕到現場,查看取水點和電源點的位置,并提供農業臨時用電報裝方案,在稻田旁安裝了3處臨時電源點為抽水泵供電。
“以前抽水澆地光準備時間就要1個小時,現在接上電就能用,真是方便又快捷。”侯小寶說,今年他家的水稻大豐收,能收入近71萬元。
有了可靠供電,侯小寶種植水稻的信心更足。他打算明年成立農業合作社,和村民共同承包2500畝土地,擴大水稻種植規模。
農網升級帶動旅游經濟
羅洪社區環境優美、區位優越,從合肥城區到長臨河古鎮、六家畈民宿區都要經過羅洪社區,每年周邊地市到這里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2013年,在合肥從事餐飲行業十多年的王玉云回鄉創辦了農家樂。隨著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她的農家樂生意越來越好。
“國慶假期每天都能有30桌左右的客人。”王玉云說,她家開了村里第一家農家樂,剛開始經營時,村里用電經常跟不上,影響顧客就餐體驗。
2016年10月,為了滿足農家樂用電需求,肥東縣供電公司改造升級了羅洪社區的電網,新增400千伏安變壓器3臺,改造10千伏線路1.8千米,戶均容量由原來的1.0千伏安增加到2.5千伏安,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14%。
得益于農網改造升級,羅洪社區有6戶村民開起了農家樂,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2017年以來,我們獲得了合肥市餐飲行業多項榮譽,解決了24名村民就業問題。這些村民每年每人能有3.6萬元以上收入。”王玉云說。
年初以來,羅洪社區6家農家樂累計接待游客9.6萬人次,收入422.4萬元,帶動周邊80名村民就業。
家庭光伏電站為村民增收
“今天陽光不錯,從早上6點到10點,已經發了12度電。”10月8日,羅洪社區村民張立功對前來檢查家庭光伏電站發電情況的供電員工說。
2013年6月,長臨河鎮政府為增加貧困家庭收入,利用農村閑置屋頂資源,在村民家屋頂建起家庭光伏電站。
張立功家是第一批安裝家庭光伏發電設備的家庭。他家的光伏電站已運行8年,每年都能有2500元的收益。
2019年4月,張立功家的光伏發電裝置突然損壞。他打電話向羅洪社區客戶經理武想生求助。武想生檢查后發現光伏電站的并網裝置損壞,便指導張立功購買新設備,并協助他安裝和調試。
為保障家庭光伏電站可靠發電,肥東縣供電公司安排客戶經理定期巡檢羅洪社區光伏客戶設備,提醒村民做好光伏板清理,并推廣“光伏寶”APP,為村民提供全流程服務。
根據目前規劃,羅洪社區還將擴大光伏電站惠民范圍,通過新增13個家庭光伏電站、1座社區光伏電站,提高村民收入和村集體收益。
現在用電方便了,我們種植水稻也有了底氣。
——羅洪社區村民侯小寶
多虧了供電公司,農家樂才能發展得這么好。
——羅洪社區農家樂負責人王玉云
這些年,供電公司實施了多次農網改造,保障居民生產生活用電可靠。
——羅洪社區居委會主任王立功
評論